首页 > 尊龙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尊龙凯时·AG旗舰厅(中国区)有限公司官网|消逝的传统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0:18    次浏览

清明将至,春雨连绵,许多人之前一周已经开始准备清明活动。清明是传统节日中最特殊的一个,也是内容最多的一个,从自然节气,到后来融合寒食、上巳二节,使得它的节日内容非常丰富,郊游踏青、蹴鞠、秋千、风筝、植树……著名学者张颐武说“清明是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把节日和节气相融合的,所以它的传统其实是两方面的,一方面是偏向于人文精神的慎终追远、祭祀祖先等,另一方面则和自然相关,和传统的农耕文明相关,在这个春暖花开、特别美好的季节,人们去感受大自然的节奏,亲近自然。同时它的许多习俗,比如吃冷餐等,也带有某种保护自然、生态环保的意味。”发达的农耕文明,带来的是深厚的农耕文化,这种文化深植在数千年的历史之中,对于农事、自然环境的敏感,并非农民独有,也是整个传统社会中国人特有的文化。张颐武说“比如《论语》里面,暮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。在这样的记载里,我们可以看到,孔子并不是很严肃的,板着脸的,在那样一个风和景明的日子里,他和他的弟子们,弹琴起舞,感受大自然的节奏,享受大自然的美妙,非常的亲和”。在众多的诗文典籍中,也可以看到太多关于清明活动和风俗的影子,《兰亭序》中“暮春之初……修禊事也”,人们在暮春三月,上巳之时,聚会水滨,濯洗沐浴。又引水为渠,次第饮宴,名为“曲水流觞”。在杜牧的诗里,牧童遥指杏花烟雨中的酒家,杜甫的句子里,长安水边迤逦的丽人……在今天,农业社会中诗意的春天早已消逝,生活方式的变迁,原本应该带来的习俗变迁并没有出现,或者说,今天是一个诗意渐渐远去的时代,也是习俗渐渐消失的时代。